泰州靖江市马桥镇:科技赋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泰州市靖江市马桥镇,是“全国千强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江苏省产业创新小镇”,也是“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紧扣“三产融合先导区、乡村振兴样板镇、民生幸福共享圈”目标定位,马桥镇通过科技赋能让农业成为能干出名堂的事业。
英雄树也是摇钱树,企村联建实现双赢
靖江科拉迪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哲,是一名留学归国创业青年。2019年,他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靖江,在马桥镇承包了500余亩土地,目前主要从事市政绿化及绿化相关配套项目。
记者采访朱哲(左)
朱哲的创业公司有点“不一样”,“藏”在了种满树苗的小路一旁。跟随他的脚步,采访团来到了马桥镇朝西村的一处中山杉培育基地。“在靖江市范围内,我们育苗基地占地面积是100亩,种植面积是400亩。另外,在山西运城还有200亩的种植基地。目前为止,100亩的育苗基地年产中山杉容器苗250万棵。”朱哲告诉记者。
中山杉,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后选育而成,是国家审定林木良种,耐水湿、耐盐碱、抗风力强,有人称其为“英雄树”。去年,河南鹤壁遭受多年不遇的特大水灾,中山杉经受住考验,大水退后继续生长,展露新枝。
中山杉不仅是英雄树,也是摇钱树。
来到马桥镇新市村王家埭港边,朱哲公司承包的150亩土地上生长着2到3年龄的中山杉,郁郁葱葱。马桥镇新市村党支部书记刘林告诉记者,通过企村结对,村里盘活了低效用地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以租赁土地的模式由朱哲的企业来投资,我们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了10万元左右,还能带动村里的四五十个劳动力就业。他们企业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我们双方通过整合达到共赢的目的。
产学研合作,发展农业高科技
朱哲告诉记者,他们下一步打算在培育中山杉等林苗的基础上,利用发酵工艺技术生产微生物菌肥,用科技赋能,推动创新研发。
朱哲的创业故事,是马桥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来到马桥镇农旅展示服务中心,注意到室内一块大屏上实时记录着各个基地的画面和湿度、PH值等数据信息,果蔬从地头到餐桌也实现了可检测、可追溯。马桥镇副镇长王建东告诉记者:“我们遇到一些本地解决不了的农产品方面问题时,可以和省里面的专家进行互动,他们的手机上可以看到我们马桥监测的数据,能及时地提供一些方案给我们。”
在马桥镇,无论是种地需要的好种子、好技术,还是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科技感都越来越足。
马桥镇镇长刘矛介绍,一直以来,马桥镇与江苏省农科院保持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支持下,马桥镇成立了“果蔬产业研究院”、“亚夫科技服务靖江工作站”。如今,马桥镇已经建设了15 亩的草莓种苗繁育基地,预计全年良种繁育可达百万株;试点抗病基因发掘技术,现已建成300 亩的香沙芋、稻麦等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区,获得了6个绿色产品认证;在特色农产品保鲜、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马桥镇生产的有机芦笋成为某生鲜平台的长期供应商,草莓干、草莓酱等深加工产品也直供一些食品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2021年以来,马桥镇作为靖江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通过基层党组织“牵线”、金融机构“搭台”探索“双驱双轨双向”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了泰州SHOU家实体化金融服务站,打造了江苏SHOU个镇级农业保险引导基金。
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培育文明新风尚
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我们的马桥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这里是城郊结合部,在管理上的一些难处,包括我们的人居环境。” 马桥镇镇长刘矛坦言。
为此,马桥镇以文明积分的形式推进乡村信用建设,选取马桥村和横港村作为试点,以本村全体村民为“文明积分”管理主体,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环境等进行包干和对日常行为自我管理并予以积分。“村民可以用所获得的积分到我们指定的地点去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或者服务,激发每家每户内生动力。”刘矛说。
据了解,马桥镇在今年6月份还出台了《马桥镇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分类别制定了正负积分事项清单,包括基础类、奖励类共27条积分项以及负面类11条扣分项。
(来源:http://news.jstv.com/a/20220716/752425a142d54b228e7666145f067fb7.shtml?jsbcApp=1)